首页 行业

鸟儿在这里恣意飞翔——青海湖生物多样性恢复见闻 全球快资讯

发布时间:2023-06-26 09:30:17来源:光明日报

6月,中国西部高原的夏天姗姗来迟,沉寂了一个冬天的青海湖畔覆上了毛茸茸的绿色。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湖,是世界高原内陆湖泊湿地类型的典型代表,被誉为“青藏高原基因库”。

2022年4月25日,国家公园管理局批复同意开展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工作,标志着青海湖国家公园正式进入创建阶段。日前,记者走进创建中的青海湖国家公园,亲身感受“高原蓝宝石”的生物多样性之美。


(资料图)

当记者登上鸟岛时,正值青海湖湿地鸟类科普宣教活动暨青海湖国家公园观鸟赛举行,来自国内多个省份的15支参赛队伍相聚湖畔,行走、观察、记录、拍摄鸟类和兽类。

青海湖鸟岛位于青海湖的西北角,是水鸟繁殖地和迁徙通道的主要节点。1992年,青海湖鸟岛国际重要湿地成为我国第一批被列入《国际重要湿地名录》的湿地。在这里,各类鸟儿展开双翼,以优雅的姿态在水天之间自由翱翔,时而直冲天际,时而俯触湖面。水草深处,三两成组的观鸟爱好者手持“长枪短炮”,有的用相机定格鸟儿飞翔瞬间,有的用望远镜仔细观察鸟类生活习性。

“观鸟、识鸟、爱鸟、护鸟。观鸟活动是展示青海湖大美风光和生态保护成效的重要窗口,也是全国各地观鸟爱好者交流的重要平台。”青海国家公园观鸟协会会长王舰艇介绍,“除了拍摄照片、视频,文字也是记录观测结果的重要手段之一,观鸟爱好者将观察到的鸟儿的颜色、形态、行为等记录下来,能够为开展相关科学研究提供依据。但是一定要注意的是,不管以何种方式观鸟,人们一定要尊重自然、顺应自然,与这些大自然的精灵保持距离,不能打扰它们。”

来自陕西西安的蒋先生和妻子程女士有着六年的观鸟经历,在他们看来,观鸟是踏入自然的一张“免费门票”。“这些天我们不但看到了白腰雪雀、黄嘴朱顶雀等鸟类,还在青海湖南岸看到了赤狐与金雕打架的画面,非常有趣。”

最让观鸟爱好者牛俊英感触深刻的是“这里的鸟竟然不怕人”。“近在咫尺的斑头雁,任凭你快门按得噼里啪啦,它都淡定地表演着求偶程序。还有绕着车讨食的棕头鸥,肉眼都能看到它们的‘卡通’白眼圈和红色脚蹼,哪里还用得着长焦相机,手机也能拍到‘大头照’。”牛俊英感慨,“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好印证!”

作为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,青海湖流域总面积29661平方公里,涉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,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、海晏县,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3州4县。驱车行驶在环湖公路,雪山连绵,草原广袤,黑颈鹤翩跹起舞,渔鸥在湖面低旋捕食,斑头雁如小舟般随波漂浮……

来到海晏县甘子河乡俄日村时,自然纪录片导演惠营已在湖畔等候多时,他目不转睛地盯着湖面:“我们正在观察拍摄的是赤颈,这是一种在全国各地都比较罕见的鸟类。刚刚拍摄到了它啄鱼的画面,太难得了!”

“生态环境到底好不好,人说了不算,鸟说了才算。生态环境好了,鸟自然就多了。”从安徽远道而来的田胜尼是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教师,他将这次观鸟经历概括为“学习之旅”:“小部分赤麻鸭在冬天的时候会到安徽越冬,随着气温上升,它们就踏上了北归之路,飞去哪里了?只有当我真正踏入自然,才能对冬候鸟迁徙产生更深的理解,这些亲身体验也会成为我今后教学的生动素材。”

与田胜尼同行的观鸟爱好者夏家振从相机调出几张照片:“我们还拍摄到了普氏原羚!”

“这是青海湖的旗舰物种,比藏羚羊更濒危,数量比大熊猫还稀少,青海湖环湖地区是它们唯一的栖息地。20世纪90年代初,青海湖周边普氏原羚个体只剩不到300只,成为世界有蹄动物中最濒危物种。”王舰艇接过话头,“近年来,随着生态保护和治理力度不断加大,普氏原羚数量已经恢复到了3000多只。”

鸿雁在云鱼在水。当前,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工作正稳步推进,青海湖湿地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栖息地环境不断改善,保护区内现有鸟类232种、兽类42种,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种,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3种;指示性物种水鸟统计总量约60万只,达到2007年监测以来的最大值;青海湖关键性物种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恢复到11.41万吨,是保护初期的44倍。

(本报见习记者 李春剑 本报记者 王雯静 万玛加)(本报见习记者 李春剑 王雯静 万玛加)

上一篇 下一篇
推荐阅读 more